您的位置:首页 > 平安建设 >
建设平安眉山 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获“金牌”
www.meishanpeace.gov.cn 】 【 2021-12-23 11:32:12 】 【 来源:眉山日报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11223113123.png

  

  张成调解工作室调解员正在调解。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11223113137.png

  

  甘慧英在做调解工作。

  

  日前,省司法厅、省人民调解协会决定联合命名50个调解工作室为四川省“金牌调解工作室”。其中,我市东坡区张成调解工作室、洪雅县甘嬢嬢调解工作室榜上有名。

  

  近年来,我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人民调解组织形式,因地制宜推进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及时就地就近化解大量矛盾纠纷,为建设平安眉山、法治眉山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标准化个人调解工作室16个,2021年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483件,化解成功2455件,化解成功率达98.9%。

  

  □廖秋菊 廖文凯 文/图

  

  张成调解工作室: 定金合同纠纷案 当事人握手言和

  

  2020年,徐某因购房,认识了从事房屋中介销售的闽某,并通过微信将自己购买二手房的需求告知了闽某。闽某答复徐某刚好有符合要求的房源,但是需要徐某提前支付定金5000元来锁定该房源。徐某随即通过微信向闽某转账支付了定金。后来,闽某因为种种原因,将徐某购房之事搁置。徐某多次催促,闽某仍未向徐某履行两人口头约定的相关售房义务。无奈之下,徐某以定金合同纠纷诉至东坡区人民法院,要求闽某双倍返还定金共计1万元。

  

  东坡区人民法院将该案委派给东坡区张成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张成调解工作室经过深入了解情况,选派两名调解员为其调解。调解员分别与两人联系,详细了解案情,确定双方愿意通过调解方式处理该纠纷后,定下了调解日期。

  

  同年11月16日,徐某与闽某按约来到张成调解工作室。两名调解员经过详细询问与分析,就有关法律规定、类似案例向徐某和闽某进行了讲解。在两名调解员的耐心讲解、劝说下,徐某与闽某就定金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同时,两名调解员还向徐某与闽某介绍了司法确认制度,即对于涉及民事权利义务的纠纷,经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达成的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协议,经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签字盖章后,或双方当事人签署协议之后,如果双方认为有必要,共同到人民法院申请确认其法律效力。于是,两名当事人均自愿同意,在两名调解员的带领下来到东坡区人民法院进行了司法确认。

  

  最终,这起定金合同纠纷案通过张成调解工作室的调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甘嬢嬢调解工作室:

  

  关爱“问题”少年

  

  多方介入呵护童心

  

  赵某男与张某女因感情不和,于2016年协议离婚。离婚时,双方约定儿子赵小某由赵某男抚养。实际上,父母离婚后,赵小某长期跟随母亲和外公外婆生活,赵某男陪伴儿子的时间很少。

  

  赵小某的心理问题引起了严重的病理反应,一生气就高烧至40度不退,曾因此休学1年,最终医生诊断其为轻度抑郁症,需长期进行心理疏导,否则后果严重。2020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治疗中断,赵小某病情复发。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期间,张某女因儿子的身心问题多次到洪雅县甘嬢嬢调解工作室求助。

  

  甘嬢嬢名叫甘慧英。她接访后,第一时间分别与赵小某及其父母、外公外婆、班主任老师进行联系沟通,深入了解分析造成赵小某症状的原因和症结。

  

  甘慧英多次对赵小某进行心理疏导,讲明无论父母是否离婚,是否重组家庭,对他的爱都不会减少,循序渐进帮助其打开心结。

  

  甘慧英多次联系赵小某父母及其外公外婆、班主任老师,并邀请他们到工作室,共同商量办法。她与班主任老师沟通,随时关注赵小某在校期间的状态;与赵小某的母亲和外婆沟通,做好其正向引导;与赵小某父亲沟通,建议其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帮助孩子走出抑郁,重树信心,健康度过青春期。

  

  在甘慧英的劝说下,赵某男深刻认识到,关爱和陪伴对孩子健康成长非常重要。赵某男和张某女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节假日和工作日,赵某男和张某女轮流陪伴赵小某,并辅导学习;每周一至周五,赵某男下班后陪伴赵小某,周六至周日,张某女陪伴赵小某。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下,赵小某重拾信心,生活和学习逐步步入正轨。案件办理完结至今,甘慧英对该案当事人进行了多次跟踪回访,赵某男和张某女一直坚持履行协议,赵小某生活学习回归正常,目前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

  

  “三高”塑品牌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

  

  2020年,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若干政策的通知》。为认真贯彻落实该文件精神,拓宽第三方参与矛盾化解的制度化渠道,我市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作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高质量推进。我市先后3次召开推进会,在矛盾纠纷多发高发的乡镇(街道)、万人以上的物业小区布建个人调解工作室,培育打造“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个人调解工作室品牌,实现标牌、印章、标识、程序、制度、文书六统一,为群众提供温馨舒适的调解环境。

  

  高效能衔接。我市各区县按照工作部署制定出台《补助经费申报指南》等配套文件,新建个人调解工作室主动对接所属乡镇(街道)派出所、交警部门、基层法庭和司法所,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委托委派、司法确认、无争议事实记载等工作机制,个人调解工作室调解员纳入县(区)、乡镇(街道)调解员专家库,县(区)、乡镇(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统筹协调调解力量,对突出矛盾纠纷实行包案化解。个人调解工作室自觉接受业务主管部门指导,入驻法院协助调解民商事纠纷并建立诉非衔接工作机制。

  

  高标准保障。对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社会力量,我市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市(区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司法局、财政局每年年底组成联合验收小组,明确验收标准和方式,严格按照标准开展验收,市(区县)多元化解办提出补助兑现方案,报市(区县)委政法委同意后,由市(区县)财政局发放补助资金。


编辑:赵万洁

眉山长安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投稿须知 | 联系电话:(028)38168086 |

蜀ICP备18022806号 中共眉山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者必究

地址:四川省眉山市眉州大道西一段主楼西5楼 邮编:620000

蜀ICP备18022806号-1 眉山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