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法官的不放弃,我原本都不抱希望了,没想到案件过了这么多年还能追回。”近日,洪雅法院成功执结的两起终本案件申请执行人不约而同发出感慨,并分别送来锦旗,对执行法官为这两起“陈年老案”的奔波表示诚挚感谢。
释法明理
强制执行有力度
辜某与吕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洪雅法院审理,判决吕某偿还辜某借款本金6万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吕某一直未履行,辜某遂于2015年申请强制执行。在首次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穷尽各种措施,始终未能发现可供执行财产。无奈之下,只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并告知申请执行人辜某,若有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可及时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2024年5月,申请执行人辜某在街上偶遇被执行人吕某,立即拨通了洪雅法院执行110报警电话。接到电话后,执行法官火速出警,赶往线索地将吕某传唤至法院,经调查发现吕某名下已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证据与事实摆在眼前,吕某仍一口咬定自己没钱,拒绝履行义务。面对这一情况,执行法官向吕某阐明法理,告知其拒不申报财产、拒不履行义务的违法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并当场决定对吕某采取拘留措施。在强制拘留的威慑下,吕某终于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即联系亲友,在正式送拘之前凑齐6万元支付给了辜某。
至此,这一近10年的老案顺利执结。
秉承善意
耐心倾听有温度
2006年,徐某与顾某财产损害责任纠纷一案,洪雅法院判决顾某支付徐某损失费用7万余元。在首次执行过程中,因被执行人顾某无可供执行财产,故终结执行程序。此后,虽申请执行人徐某曾向法院要求恢复执行,但执行法官经多方调查核实,了解到顾某因贩卖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正在服刑,家中无稳定收入来源,确无偿还能力,案件一直处于终结状态。
2023年,顾某刑满释放一年,徐某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距该案首次执行已经过了17年,原案卷宗材料记载的联系方式、地址因时间久远早已变化,执行法官几经辗转找到了顾某的居住地。但顾某本人长期在外务工,家中仅剩顾某母亲与顾某儿子共同生活,且家中房屋破败、生活困难。
得知执行法官来意,顾某母亲表示不知道顾某联系方式。执行法官以顾某儿子为切入点向顾某母亲讲明法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笔债务都已经欠了17年了。顾某现在有了儿子,开始了新的生活,就算不为自己,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也该积极面对,不再逃避执行啊。”
执行法官的这番话,让顾某的母亲泪眼婆娑,也渐渐袒露了心声,因家庭困难,顾某妻子生下孩子后便不知所踪,家中常年生活拮据。现仅靠顾某在外打工维持她与顾某儿子的生计,实在是拿不出钱来。顾某母亲表示,“会与顾某共同偿还这笔债务,哪怕一年还个一两万,也会努力把债务还清。”
可案件过了这么多年,产生的欠款利息已经超过债务本金。顾某母亲哽咽,“对于我们现在的家庭状况,仅偿还债务本金就是沉重的负担,希望执行法官能够与徐某沟通,酌情减免利息。”
与顾某母亲的一番谈话,让执行法官心里沉甸甸的。执行法官多次与申请执行人及被执行人沟通,最终,经执行法官的不懈努力,徐某表示,如果顾某能够一次性偿还债务,他愿意放弃大部分利息。2024年6月底,顾某一家多方筹措资金后,终于全数偿还了所欠赔偿款。
至此,这起沉积了17年的老案顺利执行完毕。
“终本”不等于“终结”,这两起案子历时十余年,执行法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无论案件在哪位法官手中,都始终被放在心上。长达十余年的执行长跑,对于洪雅法院的执行法官而言,是坚守司法承诺、维护司法权威的十余年,也是践行如我在执、司法为民宗旨的十余年,执行工作永远在路上。洪雅法院将继续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有序化解执行“历史包袱”,打通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