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人找物”一直以来都是法院执行的难点,被执行人行踪不明、拒接电话,隐藏行踪更是执行案件中的常态。为解决这一难题,洪雅法院依托《关于进一步加强执行协作联动机制建设的意见(试行)》,进一步深化与公安的协作力度,打通执行“最后一公里”。在紧密的协作配合与强有力的执行措施下,捷报频传。
部署周密,联动机制展威严
2024年10月10日,洪雅法院立案执行一合同纠纷案件被执行人何某某。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与何某某联系后,何某某表示愿意履行义务,但希望法院给予一定时间筹措资金。秉承善意执行理念,执行干警给予了何某某一定时间筹措资金,并约定了还款时间。然而,约定的还款时间到了,何某某却“消失不见”了,不仅不接听法院电话,还刻意躲避行踪,执行工作陷入僵局。
为突破这一困境,洪雅法院联动公安,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获悉了何某某的行踪。得知消息后,执行干警联合当地网格员进行深入排查,经多方联动,执行干警锁定了何某某的具体住址,与其家属取得了联系。在家属的劝解下,何某某主动联系了执行干警,称其还在筹集资金,意图再拖延时间。面对这一情况,执行干警将不履行的后果向何某某释明,促使其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和严肃性。最终,何某某表示将由其家属代为履行义务。2025年1月10日,在执行干警见证下,何某某家属代其向申请人履行了还款义务。至此,该案执行完毕。
公法协同,锁定行踪拘“老赖”
2024年3月5日,洪雅法院立案执行被执行人李某某与申请人熊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执行干警积极协调,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由被执行人李某某每月向申请人偿还1000元。然而,这份和解协议并未如期顺利进行,李某某仅履行一个月后便停止后续付款。尽管执行干警多次尝试沟通,但其均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继续履行还款义务。因无法查找李某某行踪,李某某也拒接电话,案件进展一度受阻。
面对这一难题,执行干警通过与公安机关紧密合作,获悉了李某某的行踪信息及联系方式,依法将李某某传唤至法院。执行现场,眼见李某某态度消极、推诿履行,拒绝按照既定的和解协议履行义务,为了维护司法权威,执行干警果断采取措施,对李某某做出司法拘留决定。看到拘留决定书,李某某瞬间慌了神,这才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表示将在拘留期满后同其家人努力筹措资金履行义务。至此,这一案件终于在强有力的执行措施下迎来了突破。
协查联动,释法明理速清偿
2024年8月,何某与郭某在恋爱关系破裂后产生经济纠纷无法调和,遂诉至洪雅法院。洪雅法院依法判决后,何某一直未履行该案确定的义务。郭某在多次催促无果后,向法院提出了执行申请。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尝试了多种方式联系何某,但均未获得何某消息。何某如同人间蒸发一般,不知所踪。
依托与公安机关的协作机制,执行干警获悉了何某位置,成功找到了何某。找到何某时,何某一脸沮丧,“我以为只要我不接电话,不回家,你们就肯定找不到我,我就不用还钱。没想到,还是躲不过。”最终,何某将案涉欠款履行完毕,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2025年1月7日以来,洪雅法院已陆续向公安机关发出涉及十余名行踪不明被执行人的信息协查清单,公安也迅速反馈多名被执行人行踪信息,有效打通了执行案件查人找物梗阻。下一步,洪雅法院将持续强化执行联动协调机制,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执行联动专项活动,协调各单位共同打好执行“组合拳”,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张情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