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建设 >
洪雅法院:巧妙化解合同纠纷 赋能乡村旅游发展
www.meishanpeace.gov.cn 】 【 2025-01-17 15:13:49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近日,洪雅法院槽渔滩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涉乡村旅游项目的合同纠纷。


  为整合资源,2020年,洪雅某乡村旅游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与被告成都某酒店管理公司(以下简称“酒店管理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书》,并设立项目公司。协议约定酒店管理公司现金出资70万持股60%,合作社以场所及土地20年使用权出资占股40%。同时,待项目公司设立后,及时变更相关合同主体,前三年每年向合作社固定分利6.5万元。但,项目公司设立后并未与合作社签订变更合同主体协议,酒店管理公司仅履行了一年分利后再未履行,累计拖欠211,250元及逾期利息。合作社遂诉至法庭。


17370843035942png1737084303.png


  开庭时,案件争议激烈。合作社要求酒店管理公司按照协议要求,支付拖欠的费用及利息。酒店管理公司称,因疫情资金链断裂致项目停滞,投入巨大,目前尚无余力支付欠款。双方各执己见,无法达成共识。


  虽然案情事实清楚明了,但考虑到酒店管理公司对项目满怀热忱且投入大量资金,设计平面图、效果图及管线图均已完成,承办法官认为,简单判决易致双方前期投入付诸东流,不利乡村旅游长远发展。于是,承办法官凭借专业与耐心,为双方搭建起沟通桥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调解中,法官以专业的法律知识为双方剖析利弊,同时站在乡村旅游发展大局,为双方展望合作前景。经过数小时耐心劝解,双方态度逐渐缓和,最终达成和解。原告合作社自愿解除《投资合作协议书》,放弃追讨剩余费用及逾期利息。被告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将已完成的设计图无偿交付给原告合作社。至此,这起纠纷顺利化解。


  此次调解,是一次司法智慧与温情的融合,不仅巧妙化解了合同纠纷,也以柔性司法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活力。下一步,槽渔滩法庭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法治之力推动涉旅纠纷的解决,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强基赋能,铺展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张情瑜)


编辑:杨妍雨
中共眉山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