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四川高院和重庆高院召开川渝知识产权宣传周暨司法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合新闻发布会。据四川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学锋介绍,2024年,四川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1545件,同比下降8.72%,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9535件,同比增加近两个百分点。
近年来,四川法院受理的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增幅明显。以占比超九成的民事案件为例,2024年,四川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数量相比2021年同比下降了9个百分点。其中,商标类、著作权类“大头”案件数量下降尤为明显:商标权案件数量同比下降近20%,著作权案件数量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此前,从2019年至2023年,四川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约9.8万件,增幅超300%。
这一变化得益于四川法院坚持“纠纷源头治理”,切实加强与市场监管局、版权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整合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2024年,四川法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合作,建立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委托调解机制。成都中院聘请版权局退休人员作为驻庭特邀调解员,在诉前化解大量纠纷。德阳法院与德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行政调解+司法确认马上办”机制,将案件从立案到调解成功、送达裁定书的耗时压缩至3个小时。数据显示,四川法院2024年以调解、撤诉方式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3376件,调解、撤诉率达到68.47%。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收案件下降的同时,审结案件数量增长了。在优化审判工作机制方面,四川高院打造了“三级法院、两个专业化审判法庭、多个巡回审判点”的“3+2+N”知识产权保护格局,全面覆盖中德(蒲江)产业新城、温江医学城、邛崃种业园区、泸州白酒产业园区等科创园区、产业集群,将知识产权保护的触角延伸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都中院在全国首创“技术事实查明中心”,并以“技术调查官流动站”“实物证据3D存证”“信息化系统铺设”为子项目多头并进,聚力突破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举证难、审理难、认定难的审判壁垒。
会上还发布了由四川法院办理的涉侵犯“蜜胺”生产技术商业秘密犯罪案、涉侵犯《王者荣耀》网络游戏角色皮肤著作权犯罪案等13个典型案例,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裁判规则,彰显了司法裁判对行业发展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夏菲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