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疙宝打哈欠——口气大”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得美”
“癞疙宝躲端午——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
说到“癞疙宝”,它身体上密布的脓包让人不寒而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就是这让你避之不及的“癞疙宝”,别看长得丑,但其学名叫中华蟾蜍,是捕食害虫的能手,素有守护生态资源“忠诚卫士”美誉,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5月10日晚,眉山天府新区分局贵平派出所在开展夜间常态巡逻中,巡逻至粮丰村时,发现路边田地中一男子戴着头灯,出于职业敏锐性,巡逻民辅警上前将正在捕猎“癞疙宝”的赵某当场抓获,现场查获非法捕猎的野生中华蟾蜍共计161只。
“他们说抓‘癞疙宝’能卖钱。”明知捕猎“癞疙宝”是违法犯罪行为,可赵某仍抱有侥幸心理,在利益驱使下,借着夜色掩护在田间捕猎“癞疙宝”。
目前,赵某因涉嫌非法狩猎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普法小课堂
野生中华蟾蜍属于国家“三有动物”,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随意猎捕和出售
什么是“三有动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三有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野生动物。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麻雀、青蛙、壁虎、蟾蜍以及各种蛇类都属于国家保护的“三有动物”。
什么是非法狩猎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二款: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