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代表的是当事人,而首席专家代表的是法治思想,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偏不倚。”在3月1日的四川日报、四川新传媒集团、四川法治报联合报道组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座谈现场,眉山市东坡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方威说出了担任“首席”后最大的感触。
媒体座谈现场
近年来,眉山市法学会立足本地“三苏”法治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以“三个聚焦”举措大力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着力打造法学会服务法治实践的眉山品牌。
有了“首席”的把脉,让主办律师不再孤立无援,让政府公职人员不再束手无策,以往棘手的案件在“首席”的妙手下往往都能圆满化解,高质量的法律服务方案让群众满意度大大提高。
40年纠葛不休 一张图妙解纷争
“5年来我一直吃不下、睡不好,谢谢方首席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大问题。”52岁的代某学是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村民。由于高速路征地土地面积问题,从2015年到2020年,代某学等信访人多次向各级部门反映,均未圆满解决。
征地拆迁类纠纷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方威主动接下了这个“颇为烫手的山芋。”方威仔细研究后发现,该案随家庭变迁、土地流转、老人赡养等问题缠绕纠葛长达40年,多部门多次处理,都没有对土地问题、地力补贴问题予以真正查实,工作存在模式化。
于是,方威另辟蹊径,他扎根当地2个多月,联合镇干部调查信访人员周边群众、知情人等,从土地下户开始,结合信访户家庭人员变化,对其家庭土地面积予以逐一核实,最后形成土地与人员变化图。
有了这张直观的变化图,就提供了一个最有力的依据,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然后,他联合镇干部,邀请群众代表、信访人家属、生产队群众一同召开答复会,对信访问题逐一答复并明确解决方案。答复结束后,还组织群众代表现场测评,赢得了参会群众的支持,在群众与干部中树好了导向,达到了案件处理和干部教育的双赢。
在此案化解当中,方威查清问题所在,敢于纠正历史错误,体现了他口中所说的“首席代表的是法治精神”,真正服务于民。
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深厚群众基础
与其他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不同,方威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群众工作基础深厚,知道如何用“群众语言”去调和、处理纠纷,这也是他的一大优势。
方威自2011年7月参加工作,进入眉山市公安局东坡区分局多悦派出所,长期负责案事件办理、矛盾纠纷调解,一干就是六年。从2017年开始,他在东坡区多悦镇任党委政法委员,牵头负责全镇安全、稳定、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现任崇礼镇党委副书记。
四川警察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加之在派出所长年处理矛盾纠纷的经验,科班毕业加上丰富经验,让他在基层治理、调解中显得游刃有余。
像方威这样既是专家,又有丰富基层治理经验的“首席”,能够与律师队伍形成优势互补。“坚持法治思维,高规格组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眉山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雷永辉介绍,眉山在全省创新组建了高校教授、地方法律专业人才、“五老”会员三类首席咨询专家团队,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覆盖面积广。截至目前,市、县(区)两级共遴选首席专家75人,入库专家455人,庞大的专家库能够满足绝大部分法律服务的需要。
做首席应不计报酬,人民利益至上
谈到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职责,方威感触颇深地说,做首席之后忙碌了很多,有时候提出咨询建议后不一定会有回报,但如果事事都讲报酬,就失去了做首席的意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突飞猛进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群众的法治思想突飞猛进,但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法治理念反倒显得滞后。”方威说,不少人由于自身法律知识欠缺,导致面对群众不敢讲法,“因为可能群众某方面比你还了解”。
担任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后,方威自觉帮助更多政府公职人员学法用法。为了提升法律知识和素养,他们针对政府公职人员开办了法治大讲堂,每期120人左右,目前已开办了20余期,这些都是完全免费的。
方威参与现场调解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不仅提供咨询,还有普法宣传,运用依靠群众和发动群众的‘枫桥经验’,达到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眉山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雷永辉介绍,法学会在企业设立了法律服务站,定期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指导和培训;常年组织首席深入企业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法治体检”,主动护航经济发展。
深厚的“三苏”法治文化、高度的重视推进、厚植的人民情怀……以方威为代表的眉山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正在为重大决策咨询论证、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积极奔走。截至2022年底,眉山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共参与重点项目会审38个,出具法律专业指导意见书58份,参与重大决策咨询、矛盾纠纷调处、疑难积案化解等366件。
今年,“三苏”法治文化国际高峰论坛将在眉山举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首席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将助推更高水平的平安眉山、法治眉山建设,为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贡献首席力量。
(邓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