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眉山法学 >
【眉山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故事】仁寿县邹敏:法治建设中的“铿锵玫瑰”
www.meishanpeace.gov.cn 】 【 2024-12-09 16:46:17 】 【 来源:四川新闻网

  人物档案:


  邹敏,女,汉族,198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仁寿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一级检察官、仁寿县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先后荣获四川省检察机关扫黑除恶斗争先进个人、四川省检察机关优秀个人、眉山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平安仁寿建设先进个人、仁寿县争创“双强县”先进个人等荣誉。


  含金量满满的荣誉,缘何“花落”邹敏?翻开这位女检察官的工作履历,对检察事业的无限忠诚、始终恪守公平正义信念,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案件……都是答案。


  从检11年来,邹敏不忘初心,以精湛的业务能力和对法治的深刻理解,不仅在扫黑除恶斗争中屡屡建功,更在处理新型毒品案件中展现了非凡的法律智慧和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精彩的人生篇章。


  c8e99c97090782e959f72b18549885a2.png


  工作中的邹敏


  能动履职


  始终保持坚持不懈的“韧劲儿”


  2024年6月,在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仁寿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走进仁寿县某中学,现场审理了一起非法贩卖依托咪酯的案件,这也是全省首例依托咪酯涉毒案件。


  该案于2023年10月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邹敏的办理下提起公诉。事实上,这已经是邹敏第二次办理依托咪酯相关案件。


  依托咪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物质,为非巴比妥类静脉短效麻醉药,是麻醉诱导常用药物之一。2023年春节将至,含有依托咪酯的电子烟在个别年轻人间流行,犯罪分子通过进购依托咪酯原料,将其添加在电子烟的烟油中,以烟的形式来吸食,严重损害群众身体健康,社会危害性极大,但相关法规不健全,造成实践中对依托咪酯的法律适用存在争议,案件打击陷入困局。


  为打破僵局,仁寿县法学会指派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介入,为侦查提供指导、为法律适用指明方向,邹敏便是其中之一。由于依托咪酯还没被正式列管,对于该药品如何定性,是案件最大的难题……


  临近春节,寒风凛冽。邹敏每天早早地来到办公室,翻开熟悉的卷宗,迎接这个寒冷的冬日清晨。这段时间,她开启了“白加黑”的工作模式,整天在办公室仔细研究与依托咪酯相关的案件资料,只为尽快找到案件的突破口。


  邹敏研精覃思,联系已经办过此类案件的外地司法机关“取经”,发现在早些时候,部分沿海地区司法机关将此类案件按妨害药品管理罪、非法经营罪等罪名处理,这为邹敏提供了思路。“因为案件具体情况不同、地方法规不同,并不能直接效仿。本案涉及加工电子烟等行为,我们认为他侵犯了电子烟的管理。”邹敏说。最终,邹敏提出审查意见,将案件定性为非法经营,案件成功提起公诉。


  几个月后,时间来到2023年10月,依托咪酯被列入管制范围,此后涉依托咪酯的违法行为,一律按照毒品相关规定打击处理。就在同一时间,四川省出现首例依托咪酯涉毒案件,因有过相关办案经验,邹敏主动请缨办理此案。


  “这起案件出现在依托咪酯被列入管控名单后,我们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以贩卖次数作为量刑的参考依据之一。”邹敏说。


  邹敏坚持审查要“细”、指控要“准”、说理要“清”,案件从受理到起诉仅用时2天。该案的成功办理,为严厉打击新类型毒品犯罪案件提供了宝贵经验。


  刚柔并济


  始终保持情法交融的“拼劲儿”


  法律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


  如何实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如何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邹敏在办案中常思考的问题。


  在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中,犯罪嫌疑人范某对司法机关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拒不供述案件事实,按照相关法规,范某被依法批准逮捕。但邹敏并没有一捕了之,她多次到看守所提讯范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尝试突破范某的心理防线,使其能够敞开心扉。沟通过程中,由于范某担心坦白会导致更严重的惩罚,因此不愿意透露更多。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依照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于坦白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从轻处罚,认罪认罚也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个从宽制度!而且我也了解过,你本身就是个很老实、勤快的人,出事之后,你的家人们也都在帮你争取减刑,现在只需要你有个良好的认错态度,你自己不能摆烂呀!”提讯过程中,邹敏时常与其谈心、唠家常,并普及相关法律法规,使其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最终,范某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自愿签下认罪认罚具结书。


  案件结束后,为当面感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法治教育,范某主动向邹敏请教,作为经营者应该遵守哪些法规、有哪些红线不能碰。“我今后一定规范经营!”在邹敏的帮助下,他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站逐渐走向正轨,对司法机关也心怀感恩。


  如我在诉


  始终保持为民办事的“实劲儿”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是电影《第二十条》中的台词,也是邹敏的座右铭。她秉持人民至上的司法理念,推动刑事和解87件。作为法治副校长,她11次进校园普法用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法律意识,受众6000余人次。她参与创建“仁爱之家”团队,通过“五步化解法”消除17个信访风险,主办5起欠薪案,为农民工追回欠薪50余万元,发放救助金30余万元。2023年10月,“仁爱之家”团队被最高检评为“为民办实事”优秀团队。


  156d7ccdf1e23c4a9bf653d1bd6bd1ac.png


  邹敏进校园开展普法宣讲活动


  2021年,邹敏作为“利刃”扫黑除恶团队办案骨干,在办理全国教整办交办,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挂牌督办的“眉山周某某等人涉黑案”中,她严格审查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完成了135万字的审查报告,对38人提起公诉,其中35人认罪认罚,刑量刑建议采纳率100%,庭审效率显著提高。该案在2024年被评为省级典型案例。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邹敏与团队共处理16起案件,涉及149人,其参与撰写的工作经验被省扫黑办采纳并推广。


  在邹敏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法律工作者的坚持与奉献,看到了检察官的正义与担当,更看到了新时代女性的独立与力量。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深刻内涵,用专业精神践行了“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她不仅是法律的守护者,更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邹敏的故事,是新时代检察官的缩影,她以法治信仰和检察担当,在法律实践中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编辑:杨妍雨
中共眉山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