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仁寿公安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积极探索警务机制创新新路径,坚决做精预防警务、做强主动警务,持续提升派出所“主防力”,有效提升基础防范管控效能,扎实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精细研判 高标准落实“室引领队”机制
一是“关键指引”把准组织部署。
深入推进“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实战职能体系建设,充分践行“室引领队”模式,发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智慧大脑”“神经中枢”主导作用,实行指挥长负责制,由专人担任指挥长,形成“指挥调度—情报研判—指令下达—数据监管—检查监督—整改反馈”的全流程工作闭环。
二是“精准发力”深化警情分析。
落实“日分析、周研判、月总结”机制,实时研判高发重点警情、汇总分析昨日警情、每周研判在侦案件、月末会审当月未破疑难“小案”,科学分析辖区发案规律特点、发展趋势。对于甄别出的复杂案件,第一时间依托县局警种部门进行同步分析谋划,指导推动案件侦破工作。
三是“对症下药”强化责任落实。
紧扣打击、防范、管控、治理四条战线工作,强化“以打促防”思维理念,立足打击整治两战线双交叉,把预防做到打击前、打击做到升级前,抽调 10 余名精干警力在情指保大队下设专项办,融合治安、刑侦、网安等骨干力量组成信息汇总、数据分析、情报支撑等 5 个专班,每日对战果进行统计分析、每周进行通报晾晒每半月进行综合排名,用刚性措施推进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
精准管控 高要求贯彻“派出所主防”理念
一是加强矛盾纠纷排查。
坚持探索群防群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模式,依托社区、司法等部门实行联合化解,落实矛盾纠纷当事人回访工作机制,掌握当事人对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意见建议。
二是螺旋式巡防控街面。
将主城区划分为 10 个巡区,整体呈蜂窝状布局,巡逻力量在巡区内进行螺旋式巡控,深入研判辖区治安形势,设置必巡线 30 条,必到点 50个,定点执勤点位 10个,有效消除了以往直线巡逻模式的死角和盲区,处置半径缩短至 1.5 公里。最大限度将警力摆上街面,做到警力超负荷、强度超负荷,出动 15 个巡逻组 (3个武装组8 个车巡组、4个摩托组),实行四班三运转 24 小时不间断巡逻防控和接处警,街面见警率持续“峰值”。
三是加强公共安全监管。
牢固树立“隐患等于不安全”的意识,紧紧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单位,持续开展地毯式、精准高频率集中排查,抓严学校、医院等重点单位以及旅店、酒店、酒吧、KTV等重点行业场所的公共安全检查举措,突出对消防设施损坏、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堵塞封闭等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的排查整改。
精心治理 高质量走好“共建共治”道路
一是警政携手,同心戮力。
紧紧围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从人民群众需求入手,结合各大社区实际情况与治安特点,大力推动社区警务与党建工作结合,实现派出所与社区党组织共驻共建,共同围绕治安防控、矛盾化解等方面开展工作,推动公安工作深度参与到基层治理中。
二是警民共建,共享平安。
组织动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各类治安积极分子加入“红袖标”队伍,积极参与治安巡逻防范、安全防范宣传、基础要素采集、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社区民、辅警负责业务培训、通讯联络、活动组织,通过网上网下多种方式指导工作开展,汇聚警民携手的平安力量。
三是警企合作,守望发展。
前移服务触角,紧盯安全生产监管、矛盾纠纷调处、违法犯罪打击、服务企业发展四个方面,由党委政府牵头,建立多部门定期联席会商机制,定期开展座谈活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掌握企业对公安工作的期望和需求,落实政策引导、安全指导等措施,护航辖区经济良性发展。
仁寿公安将紧紧围绕县委“12345”发展战略和眉山公安“八大行动“”八大攻坚”、县局党委“1136”工作思路统筹谋划,持续保持拉满弓、绷紧弦的精神状态,扎实开展“夏季行动”和“新篇3号”专项行动,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