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洪雅县认真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行“网格+信访”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网格员工作优势,通过“网格员网内选、网格事网内办”的方式实施精细化管理,着力构建运转高效、务实管用的基层信访工作治理新格局。今年以来,全县信访总量同比下降63%、重复信访量下降57%,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良好局面。
科学划分,织密“服务网”。一是科学密织小网格。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无缝覆盖”的原则,在不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前提下,以30户为参考标准,综合考虑地形、区域、人文、产业等因素,将全县细分为2174个小网格,明确了小网格区域四至和网格员信访矛盾调解职能职责,在村组、楼栋等显著位置设置网格公示牌,构建“无缝隙、全覆盖”的网格服务模式,打通了网格服务“神经末梢”。二是常态化沟通联系。网格员组建覆盖小网格所有家庭的微信群,线上及时收集群众意见问题,线下坚持每周进村入户,变群众上访为网格员下访,为每个家庭提供优质高效的上门服务。小网格运行以来,网格员收集调处涉及道路硬化、环境治理、邻里纠纷、家庭婚恋等问题400余件。三是订单式帮办代跑。网格员抓住“人熟地熟事熟”特点,牵头组建以网格内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乡贤、离退休人员、退伍军人等为主要骨干的志愿服务队3000余支,采取群众“下单”、网格员“派单”、志愿者“接单”的方式,义务为群众提供“急事代跑”“难事代办”服务5200余次,让网格“跑路”代替群众“上访”,不断增进党群干群关系,群众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统筹资源,打好“提前量”。一是摸清网格家底。充分发挥网格员的群众基础优势,准确收集网格内家庭的人口数量、户主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单位、政治面貌等基本信息,逐户建立家庭档案,并按“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分门别类进行标注,针对性制定走访和管理举措,实行人员分类管理,让网格员成为群众生活的“百事通”、网格平安的“千里眼”。二是分层化解诉求。网格员按照“统一受理、分析研判、逐级上报、层层落实”流程办理,负责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对无法处置的大事难事及时上报村(社区)、乡镇(街道)研究解决,网格员跟踪销号,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0余件,就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多个。三是网格吹哨预警。对需跨区域、跨职能部门处理的疑难复杂问题,网格员主动为群众代言,落实“网格吹哨预警、部门报到响应”机制,做到工作前移、超前预判、抓早抓小,及时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和需求,切实把苗头问题化解在网格、消除在萌芽,有效避免群众多头找、重复找和越级上访问题。
精准发力,共唱“治理戏”。一是当好政策宣讲员。网格员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典型案例、宣传政策法规,走村入户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标语,全方位、多角度传递党的声音,耐心为群众答疑解惑。今年以来,全县网格员通过院坝会方式组织《信访工作条例》宣讲活动8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引导群众依法信访、理性维权。二是当好信息排查员。网格员定期走村入户开展工作的同时,同步采集人口信息、收集社情民意、摸排重点人员,坚持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地毯式排查,把服务延伸至户、精准到人,密切关注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和信访动向,及时梳理上报风险隐患问题,做到“人员动向全清楚、群众诉求全掌握、不稳定因素全管控”。三是当好矛盾调解员。网格员作为网格群众的“家里人”,在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信访案件研判等工作,第一时间与群众沟通交流、教育疏导、协调化解。今年以来,网格员主动调解邻里矛盾300余件,参与化解信访案件17件,推动基层矛盾风险和信访苗头问题在小网格内化早、化小、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