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档】
黄金龙,男,四川仁寿人,1982年3月出生,现任眉山市纪委监委第十一纪检监察室主任,荣立三等功一次,2021年至202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从事案件审理及法规工作6年来,主审或参与审理的案件无一起申诉,主导研究起草《眉山市严禁领导干部违规参与民间借贷暂行办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受到上级肯定,多项经验做法在全省作交流发言和被评为Ⅰ类好制度好做法。
9月6日晚11点,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办公桌上堆着高高的卷宗材料,黄金龙一边梳理证据材料,一边和调查人员说“此类滥用职权案是我们首次遇到,此前对于损害后果的认定既没有相关司法解释,也没有相关案例作为参考,我们必须按照诉得出、判得准要求开展调查取证工作,作为审理提前介入,我得加紧把这些证据材料看完,列出补证提纲,从源头上把好案件质量关,这样才不耽误办案进度。”时间紧、任务重、节奏快,是黄金龙一贯的工作状态。
“办案就要办精品。”黄金龙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以来,黄金龙深耕案件审理“责任田”,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提炼“严细深实”四字审理工作法,在案件审理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纪法为准绳,切实筑牢案件质量生命线。
坚持学深悟透
把好“关口”当好“窗口”
2018年,黄金龙刚转隶到市纪委,对党纪的适用有着深深的疑惑,“刑事上对量刑情节有着清晰的规定,但党纪处分只有警告到开除五个档次,且没有明确细化的量纪情节,个案办理应该怎样确定处分档次?”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一头扎进党纪法规的书海中,从此桌上关于法条渊源、条规解读的材料也越堆越高,审理室的灯也越熄越晚……这些年,黄金龙始终保持着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的习惯,随着知识的积累,他也从一名审理小白逐渐成长为具有丰富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的审理骨干,并于2020年被纳入全省案件审理人才库。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从事审理工作以来,黄金龙始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领悟好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精准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方针、重大原则、重点任务,及时学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最新规定,在学深悟透、精准领会的基础上,将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确保牢牢把握案件审理工作的政治属性,从政治上看问题、想事情,善于发现违纪违法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案件审理部门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的‘关口’‘出口’和‘窗口’,案件审理人员必须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成为业务上的排头兵,才能做到敢于说‘不’、善于说‘行’。”黄金龙表示。
从严从实从细
确保案件审理质效
在案件审理室的讨论中,审理人员各抒己见的场面屡见不鲜。2021年,在一场审理室室务会上,审理人员对于一名公职人员参与民间借贷是否构成违纪意见不一,黄金龙在会上说:“违规借贷的实质是以借贷等金融活动方式从事营利性活动,强调已经获取大额回报,并存在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可能。我们办理案件要结合是否有获利的目的、获利数额大小、持续时间长短,是否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等因素综合考虑。我认为当事人的三笔借贷中只有两笔构成违纪,另一笔借给其亲属的借贷事实不符合违规借贷构成要件,不应予以认定。”经过讨论,全体人员接受了他的观点。
“审理案件必须准确适用四种形态,做到精准定性、不枉不纵,因为案件审理工作轻则关系到一个党员干部的政治生命,重则失去人生自由,办案不能有丝毫马虎,必须慎之又慎,严之又严,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黄金龙说。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在案件审理中,黄金龙严格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规”的二十四字方针,把高质量的要求贯彻每一起案件审理工作始终, 2018年以来,他主审或参与审理的150余起各类案件,无一起申诉或司法机关不予起诉、判决无罪的情况,审理的某某副县长严重违纪违法案被评为市级精品案件,审理的某董事长严重违纪违法案被省纪委监委评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优质案件。
在工作中,黄金龙也会遇到不解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情节,不同处分主体给予的处理结果却不一样?”新出台的《政务处分法》规定公职人员所在单位和监察机关都可以给予公职人员处分,但相同的违法情节,不同的处分主体却给予不一样的处分档次。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从个案问题出发,黄金龙对全市范围内公职人员某违法行为处理情况开展了调研,深入相关单位了解具体情况,发现全市范围内对此类案件因各种原因存在处理不平衡、不统一的问题,影响了党纪政务处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为此,针对调研结果和相关法律法规,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制定办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该违法行为的工作提示,确保处理平衡。
暖心回访解心结
激励“有错”变“有为”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黄金龙巧用治病救人“问诊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案件审理工作始终,做到纪法情理贯通融合,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和帮助受处分人员,只要是他审理的案件,必定要同对象开展两次谈话,一是审理谈话,了解被审查调查人对违纪违法事实的认识,同时做好释纪明法工作,让其不带着疑惑离开;二是处分宣布谈话,做好被处分人的情绪疏导和心理安抚,让其对组织的处理心服口服。但处分后的干部有心结怎么办?
为避免对违纪违法干部一处了之,2020年,他牵头起草了《眉山市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办法(试行)》,在全省首创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监委组织协调,组织、统战等部门协作配合的教育回访机制,运用“望、闻、问、切”工作法,“对症治疗”受处分党员干部,促进其从“有错”向“有为”转变,受到省纪委监委高度肯定,在全省有关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处理处分不是目的,使当事人认识并改正错误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黄金龙说,每一次回访都是经过“量身定制”,精准开展回访工作便于更精准发现“病灶”,及时“对症下药”。
“刚开始受到处分的时候,心里真不是滋味,觉得自己的前途暗淡,情绪一度低迷。但组织的回访,让我感受到组织不仅没有放弃我,还在一直关心我们受处分人员的成长,彻底打开了心结和解除了顾虑,自己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之中。”这是一名受处分党员干部在回访教育过程中向组织表示的真实思想变化。
一路走来,初心不改。黄金龙表示,取得的成绩,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更是新起点。他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初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始终做到忠诚担当、严谨细致,多办好案、办铁案,在新时代新征程为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