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档】
李培明,男,眉山市东坡区三苏镇人,1960年5月出生,东坡区嘉和圆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他曾为了一纸合约,宁肯少赚48万元,也要诚信经营、坚守合同的事在眉山被传为佳话。正是有了像他这样讲信誉、守诚信的道德典范,省内外收购商每年都争相来三苏镇收购水果,果农们的水果根本不愁卖。李培明先后荣获“诚实守信”中国好人、“诚实守信”四川好人、四川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眉山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等称号。
8月31日17时许,室外温度37度,东坡区三苏镇望苏村嘉和圆生态家庭农场,工人们头顶烈日,全副武装,抓紧为150亩春见树套袋,预防天气因素影响来年收成。农场主李培明穿梭在果园,一边指导工人,一边发放降暑口服液。“这150亩春见树能产60万斤,按照往年的市场收购价,能卖到180万元。”李培明笑呵呵地说。
“诚实守信,依法经营,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今年63岁的李培明,无论早前从事经商、开办企业,还是后来流转土地大规模成片种植水果,他都始终坚持诚信守法的经营理念,赢得了好口碑,也打响了自己的诚信品牌。不少收购商表示,和李培明做生意都不用签合同。
一诺千金 诚信赢得市场
2006年,李培明从朋友手中接过果园,正式注册嘉和圆生态家庭农场。起初,农场内种植的是脐橙、蜜桔等低效益果树。由于不懂果业经营和技术知识,李培明的农场连年亏本。
2011年,李培明和爱人叶勤英痛下决心,将所有积蓄投进农场。他们瞄准高端水果市场,将500亩果树全部高换成爱媛38号、春见、不知火、明日见等优质品种。两口子扎根果园、潜心钻研、请教内行,种植技术提升了,但果子在市场上遇冷。
“那几年春见3毛一斤、爱媛5毛一斤,农场亏损严重,面临关门。”正当李培明准备以180万元出售农场时,转折点悄然来临。2014年10月的一天早上,一辆商务车开进果园,3名外地男子下车,称要收购40万公斤爱媛。“当时,我没当真,就随口喊了3元一斤的价格,定金需支付三分之一。”李培明说。3名男子没有离开,而是跟他还价,一旁的村干部也帮他说话。这桩生意,最后以5.8元每公斤的价格谈成了。当天,李培明就收到了80万定金。
几天后,一名来自上海的收购商在中介商的带领下来到李培明果园,欲以7元每公斤的价格收购李培明的爱媛。
“不瞒你说,我已经与其他收购商签了合同,价格比你们的出价低,但合同已签,恐怕不好办了。”
“对方出价2.9元,我给你3.5元,你可以多赚48万元,只要付对方部分违约金,事情不就成了?”
面对高额的收益,李培明一开始动了心。但转念一想,开门做生意,就是讲诚信,于是便拒绝了上海的收购商。他认为,“虽然没有签合同,但口头的约定也是约定,是有法律效应的。只有双方信守承诺,生意才会做大做强、越来越红火。”
绿色种植 筑牢食品安全
在李培明看来,诚信就是说话算话,讲求诚实,这不只是政府部门、领导干部或企业经营者该有的理念,农民种地也要讲诚信。
在水果种植中,他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施肥、用药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决不让果子存在饮食安全的隐患。“我们种果子,就得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凭良心,诚信做事。”李培明说,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谁,讲诚信一刻都不能丢,说话做事都要讲究诚信,依法依规,不能胡来、乱来,如果乱来,到头来害的就是自己。
带着种优质柑橘的发展理念,李培明积极引进现代化农业技术,安装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农业杀虫灯,采购机械化农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科学发展的种植之路,他也多次参加东坡区柑橘种植评比大赛,多次荣获“果王”称号。
从规模种植、绿色管理,到品牌打造、拓宽渠道,李培明都做到了全过程依法依规、信守诺言,以良好口碑和品质占领市场。从2015年开始,李培明的家庭农场收益节节攀升,年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优质果品率达60%。
农场规模越来越大,也为当地不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务工渠道。目前,在李培明农场打工的人员近100人。“李老板的事迹我早有耳闻。和他接触下来,发现他不仅讲诚信,还心善,每天定时给我们发降暑药物,还买水果给我们解渴,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干。”工作人员王桂枝说。
示范带动 引领乡风文明
“李培明不仅是当地的‘诚信名人’,也是群众公认的‘种植达人’。三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李培明品行端正、乐于助人,平时各村(社区)结合技术培训,开展诚实守信宣传,他的事迹为三苏镇的蔬果产业树起了道德标杆。
在当地,只要群众有需要,李培明都是毫无保留地传授果树种植技术,同时传递绿色种植理念,引导群众少打农药、少施肥,不催熟,保证柑橘品质。他还经常受邀到周边区县开展种植培训。采访中,记者看到,李培明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面仁寿县原文林镇忠实社区赠送的锦旗,上面写着”倾情支助 无私传授 希望之光 闪耀忠实",表达了当地果农对李培明义务传授种植管理技术的感激之情。
如今,在李培明的带动下,三苏镇果树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8000余亩,而像李培明这样守诚信的果农越来越多,省内外收购商每年都争相来三苏镇收购水果,果农们的水果根本不愁卖。村民们也依靠柑橘种植,住上了好房子,开上了小汽车,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为一名柑橘种植带头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李培明也在积极探索思考。“目前,望苏村正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筹备打造观光旅游项目。”李培明说,他已经着手对果园道路两侧道路进行绿化,栽种了多个品种的鲜花,并腾出了土地,全力支持配合望苏村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吸引更多的人走进望苏,了解望苏,留在望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