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不仅是解‘法结’,更要解‘心结’……”在青神县西龙镇综治中心的法治研习室内,“全国模范调解员”赵新元手持《人民调解》案例集,正为40余名镇村干部讲授调解技巧。这位党龄17年的老党员退休后仍坚守一线,开设“红色调解讲堂”,为西龙镇培养了30余名“法律明白人”。“他们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火种’。”西龙镇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
西龙镇综治中心
红色传承筑基赓续治理薪火
西龙镇的红色基因可追溯至1934年的西山红军起义,“忠贞信仰、敢为人先”的精神深植于这片土地。作为眉山市唯一的红色革命老区,西龙镇将这一理念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实践。
2023年6月,西龙镇利用闲置的西龙中学校舍,改建出470平方米的综治中心,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综合执法等“蓝色资源”,打造“一站式”矛盾调处平台,形成“赓续红色血脉、彰显蓝色担当”的“红蓝枫景”品牌。法治研习室内陈列千余册红色经典和法律书籍,其中《青神法学》等本土化法治读物尤其受群众欢迎。“调解时若遇到质疑,我们就带群众查阅纸质法律依据,白纸黑字更有说服力。”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西龙镇连续两年实现“四个零”:非访集访零发生、脱管失控零纪录、极端案件零出现、行政诉讼零立案,并成功创建省级城乡基层治理先进镇。
联动一体破局解纷一站纾忧
西龙镇以红色基因为治理内核,创新构建“345工作法”破解基层治理痼疾。该镇通过“三个坚定”重塑治理框架:以党建引领统筹全局、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精准施策、以法治思维划定治理边界,将原有11个部门整合为矛盾纠纷调处、应急响应等九大功能平台,实现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这一创新体系在2024年长池村“祠堂修缮纠纷”中经受实战检验,村民张婆婆认为施工会毁坏其屋旁通道,影响家中农机通行,三次砸坏化粪池盖。调解协商无果后求助镇综治中心,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前往该村仔细了解情况,然而张婆婆情绪激动,不听劝解。为打破僵局,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联合派出所、村委会,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开展工作,一面,民警、村干部向其阐述施工规划,承诺保证道路宽度不影响农机通行;一面,网格员动员张婆婆子女从亲情角度对其进行劝说,司法所当场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晰毁坏公物法律后果。经过2小时反复疏导,张婆婆逐渐冷静并承认错误。这次调解成功的关键在于派出所刚性执法、司法所普法教育、亲情柔性疏导形成治理合力,这一实践完美验证了“红色基因+现代治理”的可操作性。
科技智防赋能织密平安天网
在综治中心档案室内,整齐排列的月度群众诉求记录册。“我们通过信访稳定联席会机制,构建了‘月研判-周跟踪-月清零’工作闭环。”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每月专题会议系统梳理各村社新发诉求,督办上月问题整改质效,针对季节特征制定下月重点攻坚计划,形成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全周期管理。
移步多功能会议室,“西龙镇智慧指挥平台”大屏正跃动着多维感知数据流。系统依托雪亮工程及社会监控资源,叠加镇政府自主出资建设的64路高清视频矩阵,实现对5村2社区重点路段、集镇市场、学校周边等关键区域的立体化覆盖。综治中心负责人现场演示:“我们创新部署的智能语音干预系统,去年夏天就及时劝阻了两名在青莲公园危险水域逗留的青少年。”
据统计,去年全镇累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80余次,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581件,调解成功580件,调解成功率99%。
西龙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接待来访群众
法理情融暖心共绘和谐底色
每周四,西龙镇龙凤村“有四说事”工作室便迎来法律服务开放日,县司法局派驻法律顾问在此开展“法治门诊”,针对性化解群众“同村倾诉难”的心理症结。该模式已在三个中心村全面推广,自2023年运行以来累计调解纠纷182件,群众满意度达100%,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早消解”的基层社会治理目标。
2024年秋,某民营养老院因长期经营困难进入关停程序期间,因在院失能老人李某军的安置问题与其家属产生纠纷。原来,李某军之子李某将其托管至养老院后失联,累计拖欠养护费5.2万元,经法院判决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后仍拒不履行赡养义务。2024年9月,养老院在多方联系无果情况下,将李某军送至镇综治中心。综治中心了解情况后,首先协调法院暂缓将李某列入失信名单,避免加剧李某困境;其次联合民政部门启动特困老人应急托底方案,通过“退休金+政府补贴+子女赡养”多元资金渠道实现养老机构平稳转接;同时构建就业帮扶闭环,为李某匹配青神当地岗位。经过2个月跟踪调解,最终达成赡养费定期支付协议,同步完成养老院债权债务调解。“本以为走投无路,是综治中心给了我们活路。”回访时,李某握紧中心工作人员的手,红着眼眶说。
截至目前,西龙镇综治中心累计对43位存在困难的重点人员和家庭争取到帮扶资金或就业推荐。“下一步,西龙镇综治中心将推动‘红蓝枫景’品牌向村组延伸,让每个村民都能感受到‘矛盾有人管、平安有保障’。”西龙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沈航帆目光坚定地说。
【采访手记】
从“红色课堂”到“智慧大屏”,从“有四说事”工作室到“一站式”矛盾调处——传统与现代、坚守与创新,在西龙这片红色热土上生根开花。这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个个被化解的矛盾、一张张舒展的笑脸,诠释着“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的为民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