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中心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彭山区公义镇在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通过统筹力量、以民为本、直击矛盾,联动职能部门从“单方作战”到“联合出击”,形成了联合办公、联合服务、联合处置“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实现了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新格局。通过“上门服务”解民忧、暖民心,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攀升。
公义镇综治中心
筑牢阵地
打造“一站式”社会治理枢纽
位于彭山区公义镇新区东街的综治中心,总面积500平方米,投资110余万元建成。集司法所、群众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平安巡防工作站、心理咨询室等7大功能于一体,形成“1+6+N”(即综合中心加维稳、司法、信访、调解、禁毒、网格和其他职能部门)实体化运作体系。这里不仅是群众说事的“贴心站”,更是矛盾化解的“终点站”。该综治中心由镇党委政法委员担任主任,10名专职人员分工协作,从法律咨询到心理疏导,从纠纷调解到戒毒帮扶,群众“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事。
“最近辖区大量售卖柑橘,得去盯盯价格纠纷的苗头,其次再做个反诈宣传……”公义全镇划分为17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设立微信群,并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推行“一日双巡、一事一报”制度,每日能洞察群众的生活点滴。
前不久,公义镇一村民张某与果商李某收购柑橘事宜闹得“不愉快”被网格员获悉。原来,前期果商与张某口头定好价格,并支付了定金,当柑橘大量成熟果商前来收购时,发现果子品质不佳,不愿收购,就这样双方争吵了起来。矛盾发生后,网格员第一时间介入,随后向村委报告,组织双方在村委进行调解。调解中,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村委干部明确分工,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一边向果商讲解近期天气突变果子受伤,一边向李某讲解应遵循合同法律效应,最终双方达成收购协议,将残次果子单独低价收购圆满化解。
通过网格员前线发现矛盾纠纷,在村委将矛盾化解,后续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再回访的调解方式,极大程度降低了矛盾升级的风险。这种“前端摸排—村委调解—中心回访”的闭环模式,让矛盾“不出村、不上交”。
民生为本
拓展“零距离”服务群众路径
综治中心坚持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工作目标,镇政法委员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日常组织辖区公安、网格、村(社区)两委成员、社会志愿者等10支基层治理队伍,常态化开展日常巡防、突出问题联治等工作。
“我们将每件调解案例形成卷宗,这里记的不只是纠纷,更是咱老百姓对我们的信赖。”公义镇综治中心负责人感慨道。
翻开公义镇欣荣村一起调解案例卷宗,封面上将矛盾双方、矛盾事由、调解员、调解日期和调解地点一一呈现。整个卷宗将人民调解受理通知书、人民调解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人民调解记录、人民调解协议书等内容全部归纳其中。
“根据村调委会的指派,今天由调解员李东林,来调解王某某与罗某某有关邻里土地边界纠纷事宜。”在公义镇欣荣村村委会,李东林就王、罗二人因土地引发的矛盾进行调解。原来,王某某在道路沟边种植的蔬菜,被罗某某用农药打死,罗某某称道路沟原本就是属于自己的,没有过错。双方所说土地,后来经村委核实,该道路沟边面积属于集体土地,今后将要加宽硬化处理,因前期未曾使用,所以不属于任何个人。为避免二人矛盾持续僵化,李东林巧用“路灯桩划界”之策化解矛盾。原来,由于目前该道路沟边没有被收回使用,李东林协调双方以道路旁边路灯桩为边界,各人暂时种植的妙招,既保集体土地规划,又让双方暂时种植“各得其所”。最后,罗某某赔偿王某某蔬菜,二人矛盾得以化解。
公义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接待来访群众
精心调解
创新“家门口”矛盾化解模式
公义镇综治中心办公楼,共分为上下两层,一楼设有接待室、调解室、视频会议室等,二楼则是司法所、禁毒办、网格办等办公区。办公区接入辖区雪亮工程、慧眼工程、应急调度指挥中心等端口,上联区委政法委,下接各村(社区),可召开线上会议、调度村(社)综治中心,兼具线上调解功能,实现了平台整合、指挥调度。
“同时,我们出台了保密、考评、心理咨询、调解等制度机制8项,确保工作高效运转。”据公义镇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针对不同群体的人员,中心可以进行相应的服务,如禁毒办公区设有各类仿真毒品展示,禁毒知识手册,司法所设有各类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等。
王某与陈某曾是辖区一对甜蜜的情侣,后来因三观不合陈某提出分手,但王某始终不答应。一边是对另一半不舍苦苦纠缠,一边是感情走向尽头只想结束这段关系,二人因分手纠纷闹到了综治中心。一开始对于王某的纠缠,陈某还能置之不理,眼见陈某已经狠心分手无回头的希望,王某便扬言要报复前任。网格员在网格群发现矛盾苗头后,立即报备村委,村委进行调解无果后报告综治中心。在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分别对二人进行了心理疏导和法律宣讲。针对王某极端做法,在心理咨询室,工作人员详细为其讲解各种法律后果,最终王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低下了头。
坚持哪里出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公义镇将辖区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之中,通过预防、排查、化解、回访工作开展“四个到位”,真正做到了“矛盾不升级、风险不扩散”。
【采访手记】
公义镇综治中心的实践,恰似柑橘种植的过程,既需勤修枝叶防虫害,更要耐心培土育根基。从土地纠纷到情感矛盾,从网格巡防到心理干预,每一件“小事”的圆满解决,都让平安和谐的画卷愈发鲜活。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指数逐步提升,如今,公义百姓舒展的笑颜,这或许就是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最真实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