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镇综治中心:“智治+法治”双轮驱动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www.meishanpeace.gov.cn 】 【 2025-04-17 09:19:03 】 【 来源:四川新闻网

  “现在真的是方便了,不管是邻里纠纷还是家长里短,只要我们来这儿,基本上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少跑路还省事……”初春时节,伴着群众声声称赞,我们走进龙马镇综治中心,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里,来访群众正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办理业务;智慧数字管理平台的电子大屏上,实时跳动的数据精准监测着全镇的治安动态;调解室内,一场因土地纠纷引发的矛盾在多方协同下悄然化解……这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现代化综治中心,自2024年2月正式投用以来,以科技赋能为支撑,以资源整合为抓手,探索出了一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路径。


  整合资源破难题:“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龙马镇地处城乡接合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辖区人口流动频繁、社会结构复杂、利益诉求多元,传统的分散式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需求。2023年9月,镇党委政府锚定“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以创建省级社会治理示范点为契机,启动综治中心建设。通过科学规划、资源整合,短短5个月内,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司法所、网格管理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信访接待中心于一体的现代化治理平台成功运行,实现了行政机构、执法部门、司法系统及民间调解资源的深度整合与高效协同。


  在具体运行中,中心创新推出“1+6+N”工作机制:以综治中心为枢纽,联动六大核心部门,吸纳辖区派出所、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等多个社会力量参与。通过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联席会议等12项制度,确保群众诉求“一站式”解决。“过去群众办事要跑遍司法所、信访办、调解委员会多个部门,现在只需进一扇门就能获得全流程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委员介绍,通过多中心合署办公和信息化平台支撑,群众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200余项服务事项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处置、全程跟踪督办”。


  中心运行以来成效显著,据统计,今年1-3月累计接待来访群众124人次,受理矛盾诉求43件并成功化解41件,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30%,群众满意度达98%。特别在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热点问题上,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联动机制,平均处理周期由原来的21天缩短至5天。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不仅节约行政成本,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便利。下一步,中心还将积极构建15分钟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圈,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87bd25675be6d02230f2792d17c961b4.jpg


  龙马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接待来访群众


  科技赋能+法治润心:双驱动打造平安建设新格局


  走进龙马镇综治中心,科技与法治交织的治理图景徐徐展开。占据整面墙的巨型电子屏上,各类数据可视化显示:全镇13个智能网格的巡查轨迹实时刷新,重点区域高清画面无缝切换,特殊人群档案随光标移动精准调取。这套整合“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重点人员数据库等七大系统的智慧平台,不仅是“数据大脑”,更是基层治理的“神经中枢”。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复吸率同比下降40%。网格员手持智能终端化身“移动探头”,事件上报后系统自动分类、派单、限时督办,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全网联动”。


  科技硬实力筑牢防线,法治软实力则深耕治理土壤。在中心的法治宣教区,村民李某站在宣传展板前,通过“醉酒骑摩托入刑”的宣传物料,第一次意识到“一杯酒能毁掉后半生”。这里打造的沉浸式普法矩阵,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场景:模拟法庭让青少年扮演法官直面校园欺凌案件,防诈课堂通过AI换脸技术还原诈骗话术,法治长廊用漫画图解民法典条款。针对不同群体,普法服务精准滴灌——社区矫正对象在集中教育中学习典型案例重塑价值观,留守老人参与反诈情景剧守住“钱袋子”,企业主通过“法治体检”排查合同风险。而毗邻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则将普法转化为服务闭环:律师驻点解答土地纠纷、家庭矛盾,公证员在线预约减少群众跑腿,法律援助窗口为困难群体撑起维权“保护伞”。今年以来,该中心化解涉农纠纷23起,阻止群体性事件1起,挽回经济损失超20万元。


  一面以科技突破“人海战术”瓶颈,用数据流打通治理堵点;一面以法治浸润人心,在源头消解矛盾萌芽。当智慧平台的风险预警与法治教育的认知重塑形成共振,当网格员的“铁脚板”遇上法律服务的“暖心牌”“被动灭火”便转向“未雨绸缪”。龙马镇双轮驱动,这种“智治+法治”的融合模式,不仅守护了万家灯火,更铺就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之路。


  多元共治聚合力:专业调解织密平安网


  “多亏了‘孝明调解室’,我们两家的邻里纠纷才能心平气和解决。”村民张某口中的“孝明”,是龙马镇聘请的村(居)法律顾问汤孝明。作为中心特色品牌调解室的一员,他与其他2名专职调解员、75名兼职调解员共同组成了多元解纷“专家库”。这种“专业力量+民间智慧”的组合,正是龙马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中心创新构建“问题精准识别—个性方案定制—家庭动能激活—社会联防共治—成效动态跟踪”的全链条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实现法律震慑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既筑牢守法底线又激发向上动力。未成年人周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判缓刑,入矫后发现周某长期无业,与社会闲散人员交往频繁,吸毒,家庭关系较差。鉴于其存在无稳定社会关系、无健康社交圈、无家庭支持的“三无”困境,综治中心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构建起“三位一体”帮扶体系:一是量身定制“1+N”矫正方案,每月开展心理疏导时同步融入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帮助其树立就业信心;二是激活家庭矫正功能,运用倾听诉求-追溯症结-双向调解-定期回访等情感破冰形式,历时5个月化解母子多年的情感坚冰,让家庭关爱重新成为矫正支撑;三是联动禁毒办建立“双周检测+季度评估”机制,通过多次突击尿检形成守法震慑,同时引入戒毒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唤醒其自我救赎意识。经过数月的持续帮教,周某与母亲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份久违的亲情互动让矫正工作者倍感欣慰。


  中心建立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化解机制:简单纠纷由村(社区)调解员现场调处;复杂案件引入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重大疑难问题启动“吹哨报到”机制,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会商解决。今年以来排查的36起矛盾纠纷全部成功调解,其中95%在村级层面就地化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从“多头跑腿”到“一站解忧”,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龙马镇综治中心正以创新实践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答卷。这座小楼,已成为守护万家灯火、滋养文明乡风、筑牢平安基石的治理地标,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龙马方案”。“下一步我们将深化‘多元共治、科技支撑、法治保障’三位一体模式,探索矛盾纠纷全流程管理。”龙马镇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


  采访手记


  从矛盾纠纷的“终点站”到平安建设的“桥头堡”,从传统管理的“老办法”到智慧治理的“新引擎”,龙马镇综治中心正以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书写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时代答卷。这座镇的实践告诉我们:当科技之力与为民初心相遇,当制度优势与群众智慧相融,平安建设的基层篇章必将更加绚丽多彩。


编辑:杨妍雨
中共眉山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