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秋季开学伊始,眉山市东坡区禁毒工作专项工作组民警走进四川省眉山车城中学,以“防范青少年涉麻精药品滥用”为主题开展“开学第一课”禁毒宣讲活动。此次活动创新采用全校投屏全覆盖模式,以禁毒先驱林则徐生平史绩“十馆联展”为精神内核,融合本土案例解析、毒品辨识实操与实时互动问答,精准覆盖全校2654名学生,实现历史禁毒精神传承与现代防范教育的深度融合。
回溯历史铸精神:
“十馆联展”沉浸式传递禁毒担当
宣讲伊始,民警通过校园广播系统联动各班教室投屏设备,全景呈现林则徐生平史绩“十馆联展”核心内容。从虎门销烟的历史场景复原图、林则徐《禁烟章程》手稿影印件,到福州林则徐纪念馆、虎门销烟纪念馆等全国十家纪念馆珍藏的禁烟器具、民间禁毒文献,民警逐件解读背后的禁毒故事,深入阐释“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担当精神。
同步播放的“十馆联展”专题短片中,泛黄的历史影像与醒目的现代禁毒标语交相辉映,让2654名学子在光影流转中感受禁毒工作的历史厚重感。“从百年前的鸦片之祸,到如今的麻精药品滥用风险,毒品形态虽在迭代,但禁毒的底线绝不能失守!传承林则徐的禁毒精神,就是要守住我们的青春防线。”民警的话语掷地有声,为整场宣讲奠定精神基调。
聚焦现实授技能:
本土案例拆解麻精药品“伪装陷阱”
在历史精神的铺垫下,宣讲转入实操教育环节。民警结合东坡区近年侦破的涉麻精药品典型案件,通过投屏展示伪装成“奶茶粉”“水果味电子烟”“进口止咳水”的涉案物品图片,详细拆解其成分构成、成瘾机制及法律后果。
针对青少年易接触的“笑气”“依托咪酯”等新型成瘾物质,民警特别将历史鸦片的祸国殃民与现代麻精药品的身心摧残作对比,用“吸食一次即可能成瘾”“长期滥用致肝肾功能衰竭”等真实案例数据敲响警钟。活动还播放了融入少年苏东坡、苏小妹本土IP元素的《依法禁毒》宣传片,以学子们熟悉的文化符号,帮助其建立对麻精药品的直观认知。
互动问答强实效:
科技赋能实现“精准答疑+线索动员”
为提升宣讲实效,活动设置实时互动问答环节。民警通过投屏系统向各班推送“历史+现实”双维度问题:历史类聚焦“林则徐的禁烟措施对当今校园禁毒有何启示”,现实类直击“同学分享的‘网红零食’疑似涉毒该怎么办”“麻精药品复方制剂如何购买才合法”等实际场景。
2654名学生通过教室答题终端同步参与,系统实时统计答题正确率。同时宣讲东坡区禁毒举报奖励政策,鼓励学子发现涉毒线索第一时间向学校或公安机关报告。活动现场还向各班发放禁毒宣传手册2800余份。
“看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特别受触动,再结合民警讲的身边案例,终于认清那些‘新奇零食’背后可能隐藏的毒品陷阱,以后一定会提高警惕,也会提醒身边同学。”眉山车城中学高一学生的感言,道出了学子们的真实收获。
此次“开学第一课”是东坡区“历史+现实”双轨禁毒宣教模式的创新实践,借助投屏技术实现全员覆盖,既厚植了禁毒历史情怀,又强化了实用防范能力。
(东坡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