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群众身边实事整治成效,彭山区市场监管局以电动自行车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工作开展以来,对78家销售单位完成4轮全覆盖检查,抽检相关产品15批次,立案11起,曝光典型案例4起,下架电动自行车15台。专项行动有效整顿了全区电动自行车销售环节经营秩序,市场经营行为更加规范,在省、市多次突击督查检查中,受到肯定评价。
多措并举强宣传。一是集中约谈宣传。召开全区电动自行车经营户警示培训会,通报违法案例、解读新国标,通过企业微信群不定期推送政策与案例,增强经营者法律意识。二是新闻媒体宣传。借助“质量月”活动和“不老彭山”微信公众平台,多期发布《消费提示》和相关法律法规,向公众普及安全知识。三是经营场所宣传。提前介入以旧换新宣传工作,先后张贴规范经营告知书、温馨提示等312份,签订《主体责任承诺书》78份,实现经营单位配备安全总监与质量安全员全覆盖。
部门联合强监管。一是健全联合机制,与消防、公安交警等部门建立常态联络机制,定期召开碰头会,多部门联合从根本上防范风险,截至目前共召开5次现场会。二是强化部门联动,联合消防、交通、公安交警组建多部门专项执法队伍,每季度开展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环节集中检查,已集中检查11次,发现并整改隐患25个。三是加强溯源监管,今年6月,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线索倒查销售商家,成功查处一起电动自行车改拼装类案件。已核查公安交警移送线索2起。
综合治理求长效。一是提升治理能力,加强队伍能力建设,组织参加省市区三级业务培训5次,制定检查指引、执法教程,明确检查要点,提升线索发现能力。二是改革检查方式,聚焦重点问题店铺,采取交叉检查、便装检查等方式,摆脱熟人社会制约。立案查处1起改拼装类案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破零。三是构建社会共治,组建由128名“骑手”组成的“线索通报小组”,让骑手在日常工作中收集销售、维修环节的非法改装线索,收到并处置线索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