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区县动态 >
创新“1+3+N”模式 仁寿县禾加镇构建全域治安防控新格局
www.meishanpeace.gov.cn 】 【 2025-08-25 15:44:16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近年来,仁寿县禾加镇紧扣新形势下社会治安整体防控需求,立足镇域实际,锚定“防得住、防得牢、防得好”总目标,创新“1+3+N”治安巡防模式,构建起“组织有核心、保障有机制、治理有力量”的基层治安防控体系,实现了治安防控从“单打独斗”到“齐抓共管”的转变。模式运行以来,全镇刑事、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5.8%、16.72%,信访矛盾纠纷同比下降25.5%,探索出一条可复制推广的基层治安防控“禾加路径”。


  党政统筹,筑牢组织保障“主心骨”。一是建强核心促统筹。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的“和美禾嘉”治安巡逻领导小组,将巡防工作纳入党委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建立“党政主导—部门协同—村社(网格)配合”三级联动机制。配套出台管理制度和履职责任清单,以“月调度、季考评、年总结”倒逼责任落实,实现“党委一声令下,全镇同步行动”。通过党委统揽,多部门协同效率提升35%,重大治安隐患处置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内,成功化解群体性事件隐患4起。二是健全机制促时效。构建“年初动员部署—月度形势研判—动态计划调整”闭环管理机制,联合辖区派出所每月召开平安分析例会,及时调整制定治安巡逻计划。创新“三查三报”信息处置机制(分队长自查、片区互查、党委督查,一般问题当场报、复杂问题每日报、重大问题即时报),实现隐患处置“零延迟”。机制运行以来,及时排查整改治安隐患30处,整改率达100%,群众诉求响应效率提高30%。三是资源整合促保障。盘活公共闲置资产,建立“平安驿站”2个,配备办公设备与防暴装备。建立“专职+兼职”人员动态调配机制,派出所抽调2名民辅警参与日常治安巡逻和指导,重要节日、敏感节点由民警带队巡逻。2025年专项预算20万元用于巡防装备购置、人员补贴,统一为巡逻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发放夜间巡逻补贴50元/人/次,年度考核优秀的分队队长奖励1000-2000元,形成“人、财、物”全方位保障体系。


  三措并举,织密立体防控“安全网”。一是分片治理,全域管控。将全镇划分为禾加、识经2大片区,组建3支“和美禾嘉治安巡逻队”分队,实行“一场一村交替巡逻”,明确“每日巡防路线、每周巡防重点、每月巡防计划”。今年以来,辖区内盗窃案件同比下降38%,纠纷类警情减少11.5%,群众重大财产损失案件“零发生”,实现“小事不出片、矛盾就地解”。二是分时巡逻,精准防控。创新“白+黑”“定点+流动”巡防模式,白天实行赶集日“集中勤务”,夜间实行“亥时勤务”,每月以“步巡+车巡+定点巡”方式,固定开展9次夜间巡逻。建立“派出所签到—现场考勤”双审核制度,确保巡防“无空档、无漏岗”。夜间违法犯罪率同比下降21.5%,通过巡逻抓获现行违法人员11人,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感大幅提升。三是交通设防,要道严控。在红星路南延线、县道213、甘泉大道旅游环线等交通主干道安装天网105个、智能探头58个,设立3个治安卡点,配备专职值守力量。采用“智能识别+人工盘查”模式,建立《过往车辆登记台账》《可疑人员处置流程》等标准化工作规范,重点检查可疑人员、车辆及违禁物品,累计盘查车辆2000余辆,查获违禁物品8件,协助破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5起,交通沿线治安案件下降20%,实现连续6个月重大交通事故“零发生”。


  多元共治,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一是部门联防,综合整治。联合工商质监、消防、派出所等5个部门建立“巡防+整治”联动机制,组建“社区+派出所+教育口”三方联动护学岗,在上下学时段维护校园周边秩序。创新“分级处置”机制,一般问题分队长当场解决,治安案件派出所专人对接,群体性事件由镇政法委员统筹处理。截至目前,开展联合执法10次,查处违规场所2家,整改消防隐患5处,有力保障校园周边安全。二是边界联防,群众自治。建立毗邻乡镇联席会议机制,联合龙结镇、罗泉镇等毗邻乡镇,每月开展不少于3次的边界专项巡防,边界村(社区)每周自行组织村社干部、志愿者开展平安巡防,搭建“信息共享、案件协查、应急联动”工作平台,推动治安巡防纵深发展。今年以来,成功化解边界矛盾纠纷36件,跨区域盗窃、纠纷案件同比下降50%,边界区域“联防联控”理念深入人心。三是网格联防,精细治理。将全镇划分为14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29名、小网格员286名,依托“智治陵州”系统,建立“网格巡查—信息上报—分级处置—跟踪反馈”线上闭环管理机制,将网格工作与巡防工作有机结合,创新“边访边防”工作模式,形成了“点上管控+面上防控”的立体治理格局。今年以来,累计上报隐患644条,整改率100%,调解纠纷185条,预防矛盾激化400余人次,形成“微治理”推动“大平安”的良性循环。


  (仁寿政法)


编辑:杨妍雨
中共眉山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