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以案释法 >
19名被害女童勇敢作证,隔空猥亵元凶被判刑!
www.meishanpeace.gov.cn 】 【 2025-08-26 15:59:08 】 【 来源:《今日说法》暑期特别策划“‘e’起护苗”《无人报案》

  取证的话


  留不留档案这些呢


  会不会影响孩子上学


  虚拟世界中的真实创伤


  2022年7月,一家互联网平台的工作人员在巡查后台时发现,有一名用户在平台上向他人索要身体隐私部位的照片,遂报案。


  办案人员很快就查到可疑用户是1998年出生的舒某,便赴外地将其抓获。舒某的手机中有大量女童的隐私照片和视频,以及带有诱骗威胁言论的聊天记录截图。通过这些聊天记录和平台的注册手机号,办案人员最终确认了20名未成年女童的身份等信息。


  这些女童分布在全国多个省份,办案人员分赴各地取证。他们首先联系女童的家长,说孩子可能在网络上遭到了侵害,能否将孩子带到附近的派出所和办案人员聊一聊。在沟通中,家长们一个共同的担心是,取证会不会对孩子有影响。


  坎坷揪心的取证之路


  有着丰富经验的司法社工李涵说,他们在开展未成年被害人的救助工作时,要花很多时间和未成年人的父母充分沟通,消除他们的恐惧、误解等。


  取证中,有一件事给检察官李思瑶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被害女童说,和舒某聊了几次后,她感觉到了不对劲,就把事情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可她没料到,父亲当时却打了她。女童说这句话的时候,眼泪唰地一下就掉下来。


  在向未成年人取证时,办案人员通常也会联系地方相关部门,看是否能给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辅导、社会救助等。


  一年多的时间里,办案人员找到了20名被害女童,大多是7到10岁。最终有19名女童及其家长愿意配合作证,留下了他们的证词。


  自己淋过雨


  所以要撕烂别人的伞?


  对于这些被害人,嫌疑人舒某一开始是诱骗。当掌握了女童的信息甚至照片之后,舒某就会对女童进行威胁、恐吓。


  司法鉴定结果显示,舒某有恋童症,这是一种性偏好障碍。不过舒某的辨认、控制能力正常,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舒某向办案人员描述,他童年曾遭父亲虐待,后来父母离异,与家人关系疏远。


  早在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第十一批指导性案例,确立了无身体接触猥亵行为视同线下犯罪的追诉原则。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发布了相关司法解释,明确隔空猥亵应以强制猥亵罪或者猥亵儿童罪定罪处罚。考虑到舒某猥亵儿童人数众多,且时间长、手段恶劣,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最终提出加重其刑罚的意见。


  2024年3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舒某犯猥亵儿童罪、强制猥亵罪,数罪并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五年。


  检察官李思瑶说,很感激有19名被害人最终配合取证,指认了舒某的犯罪。她想告诉这些孩子,因为她们的勇敢,舒某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普法时间


  Q:很多家长担心,如果去报案,可能这些报案信息会留档。这个您可否帮我们来解释一下?


  A:首先,被害人及家属报案,包括配合公安机关调查,这是依法打击犯罪所必需的。根据我们的法律和我们实践当中的一些做法,我们会对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做好保护。在询问这些未成年被害人的时候,我们要求就是要去办案单位,或者是未成年人的住所,或者是说未成年人内心比较感觉安全的地方,避免扩大知晓面。再比如未成年人的案件,包括未成年被害人的案件,我们是不公开审理的。参与案件办理的这些诉讼参与人,他也要严格保守这些信息。我想这些做法都可以打消我们家长的这个疑虑。


编辑:杨妍雨
中共眉山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