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平安建设 >
用人民调解绘就善治“枫”景 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www.meishanpeace.gov.cn 】 【 2024-01-22 10:21:11 】 【 来源:四川新闻网

  从“一镇之计”到“一国之策”,跨越一甲子,“枫桥经验”在寒来暑往的社会治理中深扎稳根、拔节生长、淬砺绽放。

  

  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理念,眉山司法行政系统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抓前端、治未病,全力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2023年,东坡区苏祠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仁寿县司法局钟祥司法所等6个司法所被司法厅授予第四批省级“枫桥式司法所”,授予数量全省并列第二。至此,全市已成功创建省级“枫桥式司法所”14个,占司法所总量17.5%,居全省前列。

  

  一块块“金字招牌”背后,全市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正在不断形成。

  

1705633963768.jpg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王岭面对面调解矛盾纠纷

  

  下好“一盘棋” 全方位搭建战斗堡垒

  

  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员的身影。

  

  眉山创新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各方参与、专业调解、司法保障”的调解组织新格局,系统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调解组织网络。

  

  2023年开展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集中备案登记工作,全面清理“零案件”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目前,全市共有调委会985个,调解员5362名。其中乡镇(街道)调委会80个、村(社区)调委会847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58个。

  

  按照“政府出资、司法管理、专人专用”原则,眉山率先在全省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备乡镇(街道)调委会专职人民调解员162名,实现每个乡镇(街道)不少于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按照“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岗位津贴”或“定额补贴+案件补贴+保险”等构成方式,根据财政状况保障其工资待遇,持续提高工作积极性。

  

  同时,积极吸纳网格员948名、“法律明白人”848名、“五老”人员523名加入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他们成为基层一线分布最广泛、工作最活跃的法治力量。

  

  在此基础上,鼓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等“N”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切实提升调解队伍专业化水平,他们以法律为准绳、以公平为原则、以感情为疏导,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成讼之前。

  

1705635228337.jpg

人民调解员深入田间地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编织“一张网” 全过程建立长效机制

  

  202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印发《关于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 推进诉源治理的意见》的通知,强调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抓前端、治未病。

  

  站在新的起点,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眉山交出了一套更专业、更精准、更完整的答卷。

  

  ——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机制,从“全面”到“深入”。开展“三查三化三优”“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等专项行动,下沉田间地头、场坝楼栋、工地商场和旅游景区一线,按照“村(社区)每周一次、乡镇(街道)每半月一次、县(区)每月一次”的常态化排查机制,切实把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化解在萌芽。

  

  ——落实矛盾纠纷预警机制,从“末端”到“源头”。通过多部门研判、案例分析、大数据平台流转等渠道,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社会矛盾纠纷产生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建立健全“因人预防、因地预防、因事预防和因时预防”的“全时空、全过程”预防工作机制,掌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主动权。

  

  ——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从“粗放”到“高效”。坚持应调尽调、能调尽调,形成申请、受理、调处、跟踪回访的闭环调解机制。紧盯重点领域,加强分析研判、制定工作预案、组织专家团队,集中优势资源提高调处质效。

  

  近三年,全市每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超万件,化解成功率均超过98%,无一例“民转刑”案件发生。

  

1705633977917.jpg

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成功调处纠纷获群众认可

  

  拧成“一股绳” 全领域发挥专业优势

  

  “可方便啦!在这一个地方就能化解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仁寿县黑龙滩镇居民对调委会的工作称赞不已。

  

  这也是眉山人民调解工作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随着成眉同城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在此交汇叠加,社会矛盾也由传统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向新型的土地流转、征地拆迁、物业管理、政府行为、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展。

  

  这份“成长的烦恼”又该如何化解?眉山市司法局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在深入推进诉调、公调、访调、检调、裁调“五大对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全市行业性专业性“一站式”解纷平台模块化建设,指导成立金融、医疗、房产、物业等重点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58个,引入行业专家、律师等专业人员参与纠纷调解,一年调处案件3000余件——

  

  创建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设立眉山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金融机构调解员、律师调解员等,“调委会+法官工作站”模式为金融纠纷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创建医疗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设立眉山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全市统保、调赔结合、风险防控、诉调对接、巡回审判,实现医疗纠纷“一站式”化解;

  

  创建知识产权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与四川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对接关系,实现涉眉知识产权纠纷在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一站式”处理。

  

1705633949463.jpg

丹棱县杨场镇古井村召开坝坝会公推公选微网格长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铆足“一股劲” 全范围创新品牌模式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如果说,以人民为中心,把准群众诉求,及时解决困难,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厚重底色;那么,百姓唱主角、站C位,则让它在现实生活中有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整洁宽阔的道路、错落有致的农房、无拘无束的欢笑……寒冬时节,走进丹棱县杨场镇古井村,一幅壮美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按照不超过30户为服务半径,将全村划分为46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召开坝坝会,公推公选微网格长。”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古井村党委书记、古井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宋建国介绍,他结合二十余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创新矛盾纠纷化解“联户调解”机制,进一步探索出“微网格+调解”工作模式,构建起以1个村级调委会为主体、9个村民小组为分支、46个联户微网格为协同的“1946”矛盾纠纷调解网格体系,引导辖区群众人人争当调解员,实现矛盾纠纷“内部消化”,为村民自治能力提升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融三苏法治文化于矛盾纠纷化解是我们调解工作的特色品牌。”近年来,东坡区苏祠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践行“礼以养人,法须合礼顺情,法辅德礼教化”的三苏法治文化,传承三苏“德法相济、因法便民、人法并重”等法治文化精髓,借乡土文化、用乡音乡情、靠乡土办法,在反复实践中总结出“背对背”“面对面”“心连心”的工作法,在一件件矛盾纠纷化解中不断提升群众法治素养。

  

  不仅有三苏法治文化,忠孝文化、田锡文化等本土特色文化同样熠熠生辉,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治理元素的碰撞,让一批“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特色调解品牌应运而生。东坡区张成调解工作室和洪雅县甘嬢嬢调解工作室被命名为四川省“金牌调解工作室”。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眉山司法行政系统将继续激活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细胞,在一次次、一件件、一趟趟的调解里守好“第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可持续。

  

  (钟书曼 李田 图片来源 眉山市司法局)


编辑:叶萍
中共眉山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